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,高中政治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加緊密聯系起來,這就要求教師從客觀上要把教材研究透,能和生活中的事例相結合,以此讓學生更加直觀,理解更加深刻,進而增強學生學政治的興趣。
金岸中學高中政治組教師,通過“生活化”教學,讓學生自己從內心上認識到學習政治的重要性,從而喜歡上政治這門學科,體會政治中的魅力,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。
1、加強教研討論,提高教學能力
在“生活化”教學中,政治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,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中,說出自己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和看法。因為現在的高中生所處的環境不同,他們能夠通過電腦、電視、手機學到更多的東西,相對來說,思維也更加活躍,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從自身的教學能力上下功夫,做到師強于學生,只有教師懂的多,能和學生探討的話題就多,就更能夠根據學生的生活進而引導學生的學習。因此,在日常教研活動中,政治組教師為了讓知識更加貼近生活而討論相關例子。
政治組教師注重教學基本功培養,都能寫出工整漂亮的板書,有利于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邏輯,促進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,引導學生規范答題格式、規范書寫。
2、“生活化”教學注重學生間的相互合作
“生活化”的教學模式需要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,畢竟他們是同齡人,相互之間的探討研究也容易理解,不至于教師在語言的溝通上出現代溝。因此,在講課過程中,嚴格按照“六部教學法”多設置小組合作或者是探究式教學的方式,讓學生之間產生共鳴。比如:在學習“怎么看待傳統文化”“如何樹立文化自信”等章節,這些都是和實際生活相聯系的,也最能激發學生談論的話題,讓學生的思想相互交流互換,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用到實際生活中,通過相互交流合作,讓學生對學習政治的內含具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除此之外,還讓學生互相合作,制作思維導圖。通過畫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將學過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系列內容,也可以讓學生再合作的過程中,互相提醒、補充,對知識有全面了解。
3、“生活化”教學方式要開放,多運用生活中的素材
高中政治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所包含的知識面廣,涉及到的問題繁雜,這就要求教師不能把教授政治知識局限在課堂上,而是在課堂外也要引導學生學習。
為此,政治組通過討論,決定時政入手:
多鼓勵學生看時事新聞,將所學知識和國家政策相聯系。要求學生周末回家以后收看央視《新聞周刊》,時事新聞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個深層次的理解,對國家政策的實施能有個明確的認知,此外,周一的時候大家做分析,覺得哪個新聞應該用哪些知識點去作答,以此增強對時政的把握,對理論的深化。這不僅讓學生理論聯系了實際,也提高了學習政治的興趣。
通過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,以他們的熟悉的方式把課程“生活化”,讓學生更感興趣,也更好理解,激發他們學習政治的潛在動力。同時“生活化”教學也讓高中政治不再單調乏味,更易讓學生接受。